烽火中的文心傲骨:《阵地》如何照亮被遮蔽的文化抗战史诗 当荧幕上的炮火硝烟渐成抗战剧标配时,《阵地》以一场特殊的"纸弹攻势"撕开历史裂缝。导演高希希将镜头对准1938-1944年的桂林,这里汇聚着郭沫若、夏衍等近两百位文化巨匠,他们用钢笔代替步枪,以报纸构筑战壕,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"文明保卫战 抗战 傲骨 阵地 文心 文心傲骨 2025-10-13 17:05 2